在古时,女性地位低下、卑微,因此有些女性被扼杀了自己的才能。
但也有些女性,敢于同命运抗争,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。
在共和国的历史上,有一位女性,从童养媳到成为新中国第一位女,历经传奇。
在1955年,北京怀仁堂举行浓重的授衔仪式,有位女格外显眼,英姿飒爽。
李贞立了标准的军礼之后,周亲自授予“开国”任命书给这位女,对她说:“李贞同志,祝贺你,你是新中国第一位女”。
在这场仪式上,她的丈夫甘泗淇也被授予“开国”军衔,成为“夫妻将星”。
李贞于1908年出生在湖南浏阳县的一个贫苦家庭里,她的出生并没有给她的父母带来欢乐,甚至认为她是多余的,随便起了个名字叫“旦娃子”。
因为在她上面有5个姐姐,没有男孩,第6个孩又是女儿,她的父亲多么希望是个男孩,可是让父亲失望,这也是重男轻女思想作祟。
她的父亲沉受不住生活的压力,在李贞6岁时,抑郁而终。
家中的顶梁柱倒塌,生活的重担都落在她的母亲肩上,为了不让女儿们饿死,一个个送出去当童养媳。
李贞也摆脱不了这样的命运,她的母亲给她找了一个“好”人家,听闻古家要个女儿,她的母亲对李贞说:“送你去古家,去当女儿”,其实是去当童养媳。
母亲含泪将女儿送去古家,她才6岁,在古家是她恶梦的开始。
李贞送到古家后,就像个,洗衣、做饭、砍柴,还要照顾比她大的孩子。
有一天,她和古顺天一起去上山砍柴,突遇暴雨,将他们的衣服都淋湿了。
回到家中,她的婆婆看见她的儿子衣服也全淋湿了,对李贞说:“也不将衣服洗了,没有干衣服了吧”,随后李贞顶撞了几句,却遭来丈夫的拳打脚踢。
但李贞偏不认命,想改变自己的命运。
可惜消息被走漏了,被她的婆婆抓住了,逼得她与古顺天圆房,成为事实夫妻。
在1926年,北伐革命军来到浏阳,李贞毫不犹豫地加入他们的队伍,参军首长问她叫什么名字?
她说叫“旦娃子”,首长说这个名字不好,得改个名字,说:“那就叫李贞吧”。
忠贞的“贞”,表示对革命的忠贞不二。
李贞参加革命后,她的组织才能逐渐显现出来。
她的婆家胆小怕事,怕被连累,叫古顺天写一封休书送到她的娘家,断绝关系。
此时的李贞正在躲避派的追杀,为了看望家中的母亲,深夜潜回家中,看到了这封休书,喜极而泣,终于恢复自由身,可以全身投入革命当中。
她的母亲担心她的安危,叫李贞赶紧离开。
在1927年,率领在湘赣边界搞秋收起义,李贞听闻后,也加入他们的队伍。
后来毛对她说:“希望她留在这里,建立党支部搞游击,与敌人展开武装斗争。
”在这期间,李贞遇到了她生命中第二个男人――张启龙,他是浏阳区区委书记。
张启龙1928年4月25日,张启龙为了解决游击队枪支短缺的问题,在观音堂附近被团防局的人抓走。
李贞为救他,假扮迎亲队伍里的新娘,因为在当地,一般人是不会阻拦迎亲队伍的。
在同志们的帮助下,张启龙得以脱险。
没想到假戏真做,在同志们的撮合下,李贞与张启龙喜结连理。
张启龙之前也曾救过李贞病重的母亲,为表达她的感激之情,又有着共同的革命信仰,两人结婚也是顺理成章的事。
张启龙被错误地打成了“改组派”、“AB团分子”,为了不连累李贞,张启龙痛苦地在保卫局事先准备好的“离婚申请书”上签了字。
李贞接到判离通知后,伤心地大哭了一场,找到保卫局提出自己的申诉,请求保持他们的夫妻关系,但遭到了无情地拒绝。
一对恩爱伴侣就这样在彼此不情愿的情况下洒泪分离了…
离婚后的李贞,被派到瑞金党校学习。
在这里,又迎来她的第三段婚姻,认识从苏联留学回来的高材生甘泗淇。
由于工作的关系,李贞与甘泗淇交往频繁,在一起聊工作,谈人生、谈理想。
在那段艰难的岁月,他们同甘共苦,一起走过。
在红征过程中,李贞痛失自己的孩子,拖着病体,以顽强的毅力走完那段艰苦岁月。
早在浏阳地区,李贞也失去自己的孩子,那时,李贞与战友们被派逼至山崖边,弹尽粮绝,坚决不当俘虏,英勇地跳下山崖,幸亏掉在树枝上,大难不死,但肚子里的孩子因此流产。
虽然他们没有自己的孩子,但却收养了20多个烈士遗孤,也算对革命烈士的告慰。
李贞于1990年病逝,当同志们在整理她的遗物时,发现她的遗物就只有4把旧藤椅(用了15年)、陪伴她40年的行军箱,财产也只剩下1.1万元人民币、2500元国库券、还有战争时期留下的2根小金条。